江苏省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出炉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 商洛在线
- 2022-08-17 13:47:31
- 来源:中国江苏网
村里的消防报警器、水位监测器等设备产生的数据,实时接入“安全感知一张图”;无需走进蔬菜大棚,利用手机便可进行灌溉、通风、遮阳等操作;5g网络覆盖太湖,在湖心小岛的村民、游客也能获得高清直播、5g vr等娱乐体验……不久前,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2022年江苏省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
建设数字乡村,是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数字乡村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乡村振兴安上“数字翅膀”,有哪些问题亟待重视?
“信息高速公路”支撑多种应用场景
10个典型案例涉及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信息技术应用、乡村数字生态保护、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个方向。
我省5g网络已经实现乡级行政区全覆盖,农村地区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是在乡村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提供可能。
张家港经开区的智慧农业平台包括智慧蔬菜、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智慧牧场等6个场景。以智慧蔬菜生产场景为例,在380亩的善港蔬菜基地,有9个连栋大棚和112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棚中配备多类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风机和控制器等现代化设施。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智慧农业平台可以动态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通过视频监控随时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对异常情况发出预警;通过参数设置精准控制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到70%;通过手机远程进行灌溉、通风、遮阳等操作,节省人力投入。
农业生产因“腾云驾物”而升级,乡村治理也告别“走街串巷”,拥有了智慧大脑。海安市曲塘镇刘圩村建设村域治理指挥平台,集成智慧党建、网格管理、民生诉求、平安乡村等功能。刘圩村党委书记卢星明说,村里有186家企业,常住人口1万多人。村民可以扫“刘圩在线”二维码向平台反映问题,平台实时推送给相应网格员,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的数字乡村项目也将乡村数字治理作为一个重要板块,在李巷村打造综合信息管理和智慧旅游平台,配建村级指挥中心、5g vr直播及导览等智能设施。
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系统则发力乡村生态保护。通过布设在江堤的11台云广播,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千里传音”,宣传政策法规,对偷捕行为发出警告。云广播与视频监控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远程智能化监测,还有一个智能巡逻机器人机动作业,有效减少人工投入。
探索“草芽之上的数字化转型”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咨询专家、《江苏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1)》编制负责人陈慧说,数字乡村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磅文件,2020年10月公布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117个试点地区中,江苏有4个,分别为丰县、张家港市、南京市浦口区、东海县。江苏省级层面以及南京、苏州等设区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形成自上而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浓郁氛围。当然,这场“草芽之上的数字化转型”中,基层积极探索也十分重要。
本月底,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智慧乡村平台就要验收。平台由江苏联通、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高新区城乡发展局联合打造,于2021年8月上线试运行。苏州高新区城乡发展局局长陈晓梅告诉记者:“考虑到后期数据汇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等因素,我们坚持‘点建面用’,在树山村做一个要素较为齐全的项目,试点成功后逐步在全区推广,这样既节约建设资金,也可以防止试点多样化造成新的数据孤岛。”
张家港经开区智慧农业平台目前已入库约35万条数据,帮助经开区摸清农业农村工作家底。“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开放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涉农主体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覆盖全经开区的智慧农业平台,促进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张家港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广益认为,“建设智慧农业平台确实投入较高,但不能只算眼前的账,而是要算长远的大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免费使用平台,切实感受到智慧农业的魅力,从而转变观念,自觉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可以提升全区农业的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要“心中有数”也要“目中有人”
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如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农村注入新动能,将数字流量变成发展增量?
7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字乡村标准研究组成立,南京邮电大学数字乡村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敢是研究组成员之一。李敢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既要“心中有数”,也要“目中有人”。所谓“目中有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数字乡村建设要面向乡村的主体,包括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二是要重视乡村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依据主体的职业、教育程度、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对乡村主体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策略,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养。在“目中有人”的前提下,数字乡村应该与“乡村本色”相结合,深入发掘乡村特色、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
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乡村研究院院长余德贵调研发现,数字乡村虽然多点开花,但还处于发展初期,一些建设项目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共性问题:一是忽视公众参与,更多立足于地方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导致数字乡村项目基本成为一个为地方政府决策、调度服务的乡村电子政务平台,甚至就是一个接待外界参观的展示窗口,而不是村民、企业、农场等主体积极参与的生态系统;二是聚焦于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缺少有一定前瞻性的建设目标和路径设计,使今后的发展受限。
余德贵提醒,“数字乡村项目,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大,后续可能出现维护经费不足问题。如果没有多方共同参与,项目是难以持续的。”陈慧也建议,尽快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力量,让市场广泛参与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徐冠英)
标签:
- 江苏省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出炉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 缓解农田干旱 江苏多市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 江苏省扎实推进经济开发区安全专项整治
- 居民综合阅读率90.23% 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
- 1张医保卡多地可用!淮安“三个率先”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在无锡成立 将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
- 因地制宜打造议事阵地 南京江北新区首创“热线进小区”机制
- 泗洪石集打出稳粮增产“组合拳” 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
- 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平台上线
- 安徽省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超35万人
- 广东专项行动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明确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 广州高标准建设重大交通工程 迸发区域协同发展新动力
- 前7月广东完成留抵退税超2100亿元 政企携手拥抱新兴产业蓝海
- 暑期档全国电影票房破75亿 共有91部新片上映
- 珠海首次出台科研诚信管理办法 将实行分类处置
- 聚焦溯源倒查追责 广东省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
- 广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办法 增强考核激励措施
- 广州推动“一件事一次办” 改革提质增效 让逝者“伤心事”省心办
-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英语专项培训班在轮训大队成功举办
- 广东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持续强化组织领导
- 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成效 广东全面完成2022年林草湿样地调查监测任务
- 深交所组织召开保荐机构工作座谈会 优化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
- 广州市体育节传统体育展示活动举行 号召广大市民传承传统项目
- 长三角高品质公共服务便利化持续推进 “同城生活”渐行渐近
- 江苏省沿海三市沿海发展五年规划相继出台 美丽海湾建设正徐徐铺展
- 安徽省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租5.74亿元 建立每5日调度机制确保政策快落实
- 积极加强水肥管理 安徽省已抗旱保苗近2000万亩
- 来安县轨道交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产业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 不断创优营商环境 阜阳界首12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 安徽推动交通运输全面对接沪苏浙 机场航线持续优化